J先生,北京人,今年63歲,在2014年9月于國內某著名醫院實施心臟搭橋手術,至2014年12月再次出現胸痛現象,嚴重的時候感覺胸部憋氣、壓痛、氣短,背部疼痛,全身無力,出汗;在狹窄空間如地下室或衣服穿得過多時都有嚴重的喘不過氣來的現象。
眼見父親好像又有疾病加重的現象,焦急萬分的J先生兒子開始懷疑手術是否成功,術后的治療措施是否合適得當,是否到國外還將會有更好的治療?在同室病友的推薦下,J先生的兒子找到了厚樸方舟。
根據J先生現在身體情況和個人意愿,厚樸方舟建議其先選擇海外遠程診斷,由日本權威的心臟疾病專家進行二次診斷后,再決定是否需要到國外治療。
隨后,厚樸方舟總部北京公司和日本公司同時啟動了“海外遠程診斷”服務。在中國,北京的同事著手整理J先生的病歷情況、影像資料并做出病情摘要、刻錄光盤,交由同時具有中日行醫資格的同事進行翻譯;同時在日本東京,厚樸方舟向自己的簽約專家MQ教授提出遠程診斷申請——MQ教授,日本圣瑪麗安娜醫科大學病院前院長,曾任(由日本胸外科學會、日本心臟血管外科、日本心臟血管學會構成的)日本心臟血管外科專門醫認定機構的代表干事(相當于會長),醫術精湛,成果眾多,日本《讀賣新聞》曾做專門報道。

1月8日,J先生病歷資料整理、翻譯完畢并順利遞交到日本最權威的心臟疾病專家——MQ教授的手上。在反復研究J先生的病情后,MQ老師也提出了新的問題:“在胸痛發作時,是在走路或者是上下樓梯或運動的情況下發作、還是無任何情況下,發作?每天早上的起床時間是否多為七點或八點?是否本人從早上就開始有飲酒的習慣?”
最后根據患者的病歷資料及補充的回答,MQ老師肯定中國醫師國內的術后用藥和治療是對癥的,從患者的日常行為及癥狀情況來看,應該不是由冠脈狹窄造成的心絞痛,這點與J先生提交的冠脈CT檢查的結果是一致的。
對于J先生提出是否可能在日本治療的問題,MQ老師答復說,從現在的癥狀很難判斷為心絞痛,雖然可以來日本做進一步檢查,但是不一定能進行治療。權威先在國內做運動負荷心電圖或運動負荷心肌閃爍成像,然后再考慮下一步。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只有等檢查結果出來了才能知道。
MQ老師的二次診斷建議迅速經由厚樸方舟的醫生翻譯,并專人遞送到J先生兒子的手上,在獲悉權威專家的診斷建議結果后,J先生及孩子對目前正在進行的術后康復治療方案放心了,肯定了,也表示將繼續按原定計劃進行用藥和治療。
3月初,當厚樸方舟的工作人員對J先生進行回訪時,J先生的兒子已經不再是“愁云密布”,他很開心地表示,家父前段時間的不良癥狀現在已經基本消失了,自己也可以放心地回到工作中了,感謝厚樸方舟提供的及時幫助。

二次診斷意見報告書
厚樸方舟溫馨提示:
當患者的病癥長久得不到確診、治療效果不理想、對現有的治療方案還有疑慮,或希望得到更多專家的建議時,可以選擇海外遠程診斷的方式,由厚樸方舟幫助聯系海外權威的醫學專家進行遠程診斷,提供診療意見。
這樣的診療意見可能不會改變之前的診斷結果,但它能聯結更多國外優秀專家,獲得獨立客觀的建議,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增加生存機會。同時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療程序甚至不可逆轉的手術,并結合快速的醫療技術發展而提供更多的選擇。而當“診療意見”肯定了初次的診斷結果時,更給家屬和患者增加對現行治療的信心。
對于一些罹患重大疾病想去國外醫院接受更先進的醫療技術服務,但又擔心自己的病在國外是否有更好的療法和療效時,海外遠程診斷可以幫助患者和家屬通過獲得海外權威醫學專家的意見,從而減少盲目海外求醫的風險。